2012年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业务大赛参赛指南
2012年04月23日 一、 大赛宗旨 为落实《吉林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2年教务管理人员培训规划》,检验、巩固全省电大系统教务管理人员自学自练及集中培训效果,搭建教务管理人员交流教务管理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平台,激发教务管理人员学习日常管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热情,提高我省电大系统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开放大学建设做好队伍储备和业务储备。
二、 组织领导 ●大赛组织委员会
主 任:吴 限
成 员:孙 利、毛春辉、薛丽敏、丁玉林、段英彬、齐守安、李永祥
●组织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校教务处,名单如下:
主 任:孙 利
成 员:孙 立、周 光、厉欣岩、曹 莉、邹 衡
此外,教务大赛组委会设7个专项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省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务管理专家及 骨干组成。
1、秘书组(方案起草、宣传报道、综合协调)
组长:孙立
成员:杨姣寰、刘长虹、陈宏宇、王瑜
2、资源(题库)建设组
组长:孙利
成员:毛春晖 薛丽敏 侯国华 段英彬 齐守安 习宏丽 崔莉花
按照业务分工,由省校相关部门及部分分校教务人员组成六个资源和试题库建设小组:
招生管理:邹衡 丁越 苗莉 吕贵兰
教学管理:曹莉 杨娇寰 刘天仕 董海霞
学籍管理:刘长虹 张琨 蒋云飞 张亚珍
考务管理:周光 陈宏宇 关晶 周丽霞 杨莹
通识知识:孙立 李宇旭 李英爱 李岩
拓展知识:王镪 刘畅 孔英 张英鹏
3、题库审定专家组
组长:孙利
组员:孙立、周光、曹莉、邹衡、刘长虹、王镪
4、网站设计及场景策划宣传和技术支持组
组长:段英彬
成员:刘延昕、陈华予、赵春明、杨沛、李燕、林洋、陈曦
5、大赛会务服务组及后勤保障组
组长:周光
组员:陈宏宇、刘长虹、杨姣寰、韩雪琳、高纯娬、宋明佳、刘莉、靳鹏
6、评委组(待定)
7、监审组(待定)
三、 组队方式 市(州)分校、县级电大、省校直属办学单位及相关教学点共组成19个代表队。
四、大赛时间及组织方式 (一)时间安排:
●报到时间:2012年5月30日下午报到(会务报到流程另行通知)
●大赛预备会时间:2012年5月30日下午3:30——4:30
●竞赛时间:
1、预赛
第一场2012年5月31日上午8:30——11:30
第二场2012年5月31日下午1:30——4:30
2、决赛
2012年6月1日上午8:30——11:30
●大赛预备会及竞赛地点:省校十楼演播厅
(二)大赛分组
为赛事公平,预赛以抽签的方式分为两大组,每组按预赛参赛成绩取前三名参加决赛。
五、奖项及奖品设置 (一)奖项设置
1、团体奖
(1)对大赛组织工作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预赛每组评选出1个)
(2)对大赛表现突出的参赛队颁发“精神风貌奖”。(预赛每组评选出2个)
(3)对业务大赛成绩前6名的参赛队颁发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2、单项奖
(1)每组预赛设置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业务标兵”各1名。
(2)每组预赛设置“最佳领队奖”1名。
(3)决赛设置“最佳辩手奖”1名
(二)奖品设置
对获得以上各种奖项的单位及个人,省校将颁发奖牌、证书、奖品。
六、竞赛流程 (一)竞赛要求
1、本次大赛以“公正、公平、公开”为原则。
2、每个代表队需派出4人(不含领队)为正式参赛代表,有且只有这4人可以参加各环节比赛。各队在答题时不允许翻看任何参考资料,案例题本队参赛队员可以集体讨论,回答问题时可以补充答案。比赛过程中,除主持人特别说明的环节外(如场内观众互动),啦啦队成员不得参加到答题活动当中。
3、每个参赛队均有100分作为基础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得出最后得分。
4、参赛队员自觉维护大赛秩序,按照大赛程序和规则文明比赛,啦啦队要按照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要求争做文明观众。
5、大赛中如果出现得分相等的情况,则增加附加题,附加题为风险抢答题,答对得分,答错扣分。
6、每名参赛选手在答题结束后,须表达“回答完毕”。
(二)竞赛环节
●预赛流程
一、开场(35分钟)
1、主持人介绍嘉宾、监审组成员、评委组成员
2、各队伍做简短发言(1分钟),团队展示(2分钟)。内容包括:团队名称、团队介绍、大赛口号和队歌等。
二、竞赛开始
预赛共5个环节,每个环节比赛前由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
1、第一环节“初露锋芒”必答题(满分40分)
本环节按照问题设计的内容模块顺序(招生、学籍、教学、考务)由相应模块参赛队员回答,其他队员不允许补充答题。
题型:一道单选题,一道多选题,两道判断对错题。(每题10分)回答正确加分,错误不扣分;各队轮流作答;每名队员回答限时30秒。
2、第二环节“眼疾手快”抢答题(满分200分)
本环节共15道题(内含六大模块试题内容),题型包含判断题(分值10分)、单选题(分值10分)、多选题(分值20分)各5道题,主持人念完题并宣布“抢答准备”,抢答器系统自动发出倒计时“3、2、1开始”指令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加相应分值,回答错误扣相应分值,每名队员回答限时5秒,违规抢答者将暂停一次抢答机会。
3、第三环节“业务操练”动手题(满分30分)
每队2名选手参加此环节,看谁做得又快又好,速度分值10分,技术分值20分。评委依据评判标准对每个参赛队给出公平公正的得分。
4、第四环节“秀我风采”才艺展示
参赛队自行准备一个3分钟短小节目,节目类型自选,此环节不计入比赛成绩,但作为精神风貌奖的重要参考之一。
5、第五环节“斗智斗勇”案例分析题(满分60分)
本环节分答题和阐述两个步骤。各队按照主持人的说明将答题要点写在答题纸上,限时6分钟,答题完毕后,将答题纸交工作人员保管,之后每队派一队员逐一进行阐述,限时3分钟。
三、 评比
以上各环节比赛结束后,将根据各队表现和预赛比赛得分情况确定出各队比赛名次,取前三名进入决赛;同时由评委评选出1个“优秀组织奖”;2个“精神风貌奖”、 教学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业务标兵”各1名及“最佳领队奖”1名。
四、 颁奖
由主持人公布评比结果,对获奖团队和个人进行颁奖。
● 决赛流程
一、开场(35分钟)
1、主持人介绍嘉宾、监审组成员、评委组成员
2、各队伍做简短发言(1分钟),团队展示(2分钟)。内容包括:团队名称、团队介绍、大赛口号和队歌等。
二、竞赛开始
决赛共4个环节,每个环节比赛前由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
1、第一环节“初露锋芒”必答题(满分40分)
本环节按照问题设计的内容模块顺序(招生、学籍、教学、考务)由相应模块参赛队员回答,其他队员不允许补充答题。
题型:一道单选题,一道多选题,两道判断对错题。(每题10分)回答正确加分,错误不扣分;各队轮流作答;每名队员回答限时30秒。
2、第二环节“眼疾手快”抢答题(满分200分)
本环节共15道题(内含六大模块试题内容),题型包含判断题(分值10分)、单选题(分值10分)、多选题(分值20分)各5道题,主持人念完题并宣布“抢答准备”,抢答器系统自动发出倒计时“3、2、1开始”指令进行抢答,回答正确加相应分值,回答错误扣相应分值,每名队员回答限时5秒,违规抢答者将暂停一次抢答机会。
3、第三环节“斗智斗勇”案例分析题(满分60分)
本环节分答题和阐述两个步骤。各队按照主持人的说明将答题要点写在答题纸上,限时6分钟,答题完毕后,将答题纸交工作人员保管,之后每队派一队员逐一进行阐述,限时3分钟。
4、第四环节“谁与争锋”辩论题(满分80分)
此环节为决赛环节独有,每队指派3人参加辩论赛,依次为一辩、二辩、三辩;现场抽取辩题和出场顺序,准备时间10分钟。
(一) 一辩陈词阶段(共计4分钟,每队2分钟,各队剩余30秒时,有黄色提示牌,时间到提示红牌)
(二) 攻辩陈词阶段(共计6分钟)
一方的二辩、三辩任意指定对方辩友进行攻辩,一辩一答,交替进行;攻方提问没有次数限制,个人累计时间不超过30秒;辩方回答的时间,累计不超过60秒。
攻方剩10秒时,对方计时员出示黄牌,时间到提示红牌;辩方用时剩10秒时提示黄牌,时间到提示红牌;当一方用时结束,另一方还有时间,另一方可以继续。
提问次序依次为:正方二辩、反方二辩;正方三辩、反方三辩。
(三)自由论辩(共计6分钟)
双方分别累计有3分钟时间,首先由反方任意一名辩手发言,其次由正方任意一名辩手发言,依次交替进行。
各队用时剩余10秒提示黄牌,时间到提示红牌。
(四)总结陈词(时间4分钟)
双方三辩轮流发言,时间各2分钟。当用时剩10秒时提示黄牌,时间到提示红牌,发言必须停止。
提问次序依次为:反方三辩、正方三辩。
辩论完毕,由评委评议打分。
三、评比
以上各环节比赛结束后,将根据各队表现和决赛比赛得分情况确定出各队比赛名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同时由评委根据辩论题答题表现评选出 “最佳辩手奖”1名。
四、 颁奖
由主持人公布评比结果,对获奖团队和个人进行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