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 > 正文
在吉林电大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07-12-10    浏览次数:


在吉林电大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校长 杨树林
(2007年12月7日)

同志们:
  时值隆冬季节,临近年终岁尾,我们在白山市召开招生工作会议,主要的目的是交流经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以招生工作为切入点,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鼓舞动员大家,坚守方向,坚定信心,坚持发展。在这里,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
我们这次以工作会议的形式专门研究招生问题,在电大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电大教学工作会议和招生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内涵建设,加快内涵发展的实际步骤,它是一次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现场会,更是一次庆功会,同时也可以说是一次动员会。对于我们这次会议,省教育厅非常重视,主管厅长刘勇兵同志对会议作了明确的指示,高教处处长靳国庆同志到会讲话。白山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对这次会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些是对我们这次会议的有力支持,也是会议成功的有力保障。
  昨天,朱根甲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了招生工作报告,这是非常好的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思考、有措施,大家会后要认真学习贯彻。白山分校、吉林分校、四平分校、桦甸分校、蛟河工作站、辉南工作站等6个单位从不同侧面做了招生工作经验交流,在讨论中,与会同志都反映收获很大,很受启发,很受鼓舞。
  今年的招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继春季较大增长之后,秋季我们又攀新高,全省开放教育招生达到了4243人,比春季净增105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彻底扭转了连续几年下滑的局面。开放教育全年招生7412人,成人招生2251人。用有的同志的话说,我们的招生规模“逼进辽沈,拉平龙江,赶超大连、长春、哈尔滨”。这在当前招生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是相当不容易的,我们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取得了历史性的、决定性的胜利!
  今天,我们有心情、有资格召开这样的会议。从全年开放教育招生的份额来看,省校本部和白山分校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白山分校招生工作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招生大户。白山是一个人口少、幅员小,地处偏远,经济、教育和文化不很发达的地区,以李震校长为首的白山电大两级办学单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全力谋求发展,可以说是克服了内忧外患,历经挫折,矢志不渝,最终赢得了当地政府的肯定、教职工的拥护和电大事业的长足发展,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白山的成功是领导执政能力的成功,是学校发展能力的成功,是项目带动的成功,是系统建设的成功。因此,省校选择在白山召开招生工作会议,就是想拿出点钱,牺牲点成本,把大家都请到白山来,希望通过实地学习,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达到典型引路,起到启发和带动的作用。
  除了白山分校以外,还有5个单位做了经验交流,这些单位中:有招生和发展一直相对比较稳定的单位,如桦甸分校、四平分校;有教学和管理基础较好,经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后,有新举措,带来了生源的快速增长的单位,如吉林分校、蛟河工作站;有勇于创新办学思路,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的单位,如辉南工作站。总体来讲,上述5个单位,老典型又有新经验,新典型都有新实践,都各有特色,都很有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希望全省电大能够结合实际,把先进经验化作具体行动,争取在招生、教学、管理等工作中都取得新的成绩。
  这次会议期间,与会的三级电大同仁还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共商电大改革与发展大计。可以说,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总结了工作,交流了经验,增强了信心,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关于当前及今后工作的思考
  2007年,是我们发展步伐较快的一年,除了招生工作以外,我们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系统建设等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已经临近期末,在做好工作总结的同时,我们还要未雨绸缪,对2008年的工作及早研究,做好计划。现在,就当前及今后主要工作的想法,和大家进行研究和交流。
  (一)明确定位,坚定信心,全力谋求发展
  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的结束,宣告了我国一种崭新办学模式的确立,而且实践已经证明了它是电大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电大是国家的远程教育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是各级电大的主业。随着我国社会变革及教育发展进程,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必然呈持续增长态势。作为电大来讲,关键在于我们有无能力适应,我们要目标高远,胸怀全局,对于招生工作的认识,不能仅仅认为是解决生存的问题,只停留在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应该把电大的发展定位在更大的视野,更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全局,在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电大这杆旗还能打多久的问题。困难是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是消极等待?还是奋起直追?开放教育已经作为电大办学的一种常规形式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这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任何事情都是事在人为。昨天,根甲同志在报告中归纳了招生工作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问题不只这些。如果从工作整体来分析,我们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招生工作产生影响。好在从这几年来我们所经历的巨大变化,从白山分校等单位在困境中实现长足发展的经验,已经能够明确地回答了“电大旗帜能打多久”的问题,电大事业是朝阳事业,电大是开创性的事业,电大不仅“黄”不了,而且一定会迎来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要有“开荒地,耕瘦田”,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各单位的经验交流,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牢牢牢把握发展,千方百计谋求发展。当前,从一定意义上说,量的提升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不要认为内涵发展就是限制规模,只有数量提升了,才能谈到电大的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电大当前遇到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只通过发展来解决。因此,我们要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既重视开放教育的发展,又重视成人专科的发展、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严格管理,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
  开放教育步入常态发展阶段以后,我们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其实,内涵建设并不是高不可攀,高深莫测。实际上,我们只要把份内的工作做好了,就是促进了内涵发展。
  第一,抓基础,抓常规,抓长效。几年来,通过试点项目两次评估的推动,我们实际上过多地关注了形式上的东西、模式上的东西。面临新阶段新任务,需要我们返朴归真,从最基础、最必要的层面去反思、去审视我们的工作。而往往最基础的东西做好了,做到了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就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就能取得真正的效果。这既是“抓基础,抓常规、抓长效”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内涵建设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求全省电大,从现在开始,要从教学基础建设、基本环节做起,对于长远规划的制定、规章制度的完善、教学模式的推广、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系统建设等工作,都要夯实基础,抓好常规,注重细节,强化落实,务求质量。2008年,“抓基础,抓常规,抓长效”要做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二,深化学习评价体系建设。学习评价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年来,我们不断推进“考试改革和学习评价体系建设”。这项工作今年年初正式启动,暑期召开了研讨会,作了阶段性小结。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改革的力度,课程网考改革、开卷考试改革、命题改革、形考监控方式改革等都有新举措。仅在开卷考试改革方面,省开课开卷考试的比例和以往相比就明显加大,其中,开放教育省开课开卷考试科目已占总命题科目的20%,成人专科开卷考试占总命题科目比例达到了30%,师生反响比较好。从评估整改和教学改革来说,目前“考试改革和学习评价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了一条主线,考试改革带动了教学环节改革,全省电大教学部门、教务部门、技术部门、办学实体都动了起来。这项建设工作,符合中央电大精神,顺应教学发展规律,基层认可,学生欢迎,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完善,争取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三,开展年度教学检查。为贯彻全国电大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试行)》,推进全省电大教学工作质量建设,根据中央电大工作部署,我们从11月中旬开始到本月中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检查。这次教学检查,在组织上,改变“一窝蜂”的做法,采取分阶段进行,注重实效;在检查形式上,采取实地检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检查内容上,既有全面考察,又有专项检查。我们考虑,通过教学检查,要了解一下总结性评估以后各地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上的实际情况,把工作情况排一排队,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对教学工作滞后的单位也要采取点实际措施。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这次教学检查,加强领导,抓好落实,通过教学检查都能有所收获。
  第四,加强考试管理。考试管理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形象声誉有直接的影响。2008年1月期末考试即将开始,对于考试工作,我强调三个问题:一是要高度重视试卷管理。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突出做好联合办学考点试卷的管理工作;二是严格规范考点建设。全省电大要加强考点建设,不准私设考点,严禁在县以下设立考点;三是严肃考风考纪工作。各单位要落实考风考纪责任制,做好考前培训工作,强化考风考纪意识。省校将选派巡视员分赴各地,严密督察考试组织、试卷管理和考风考纪情况。在考试期间要建立考试报告制度,如出现问题及时向省电大报告。如出现重大问题,要及时向省电大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强化意识,协调运作,深化系统建设
  电大是系统办学,教学和管理工作是通过各级电大按照职责分工协调运作、共同完成的。我们最大的优势是系统办学,但是如果运作不好,信息衰减,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起来走样,也有可能成为劣势。总结性评估以后,从教学和管理中,出现了一些系统呼唤不灵,指令不畅通、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希望全省电大都要有系统运作的大局观,应该十分珍惜和爱护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系统,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努力提高系统的凝聚力和整体实力。
  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省电大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项目带动,县域突破,分类指导”。总结性评估以后,我们着重解决开放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加强新增教学点的评审和建设工作。仅一年多来,就新增教学点11个,全部是县级电大,全省开放教育教学点已经达到28个。目前,在县级教学点的建设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教育资源已经整合的单位,硬件条件、师资条件是好了,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对电大还了解不够,重视不够,发展不够,致使有的电大功能异化、弱化甚至丧失。对于县里来讲,电大是唯一的高等学历教育单位,如果丧失了,是很难恢复的。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年多来,有一部分县级电大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后,新来的领导都年轻有为,有朝气,有干劲,对电大事业高度重视,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此,我们还是要呼吁,各地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电大教育网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做到“牌子不摘,地位不变,队伍不散,功能不减”,继续发挥电大在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门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我们考虑,下一步要在全省电大评选系统建设工作的先进典型,出台奖励措施,重点进行扶持,鼓励,帮助壮大实力。
  在系统建设上,很多同志比较关心管理体制的问题。最近一年来,中央电大在推动新版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新系统运行以后,一方面将淡化行政上的层级色彩,另一方面又将强化业务流程的层级功能,我们也在深入研究。当前,对于管理体制的问题,我们只能尊重历史,不争论,看发展,进行分类指导。总之,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办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系统的分工合作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系统整体素质和办学能力,充分发挥系统整体办学优势,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更加齐全、分工更加合理、运作更加有序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
  同志们,我们这次会议就要结束了,明年的招生工作又要开始了。实际上,我们电大招生是一年招两次,两次招一年。我们期待着08年招生工作新突破,新发展。让我们用忠诚、心血和汗水去创造吉林电大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