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 > 正文
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三届4次教职工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7-04-29    浏览次数:


在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三届4次教职工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7年04月29日

  2007年4月27日上午9时,我校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了三届4次教职工大会,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会上,杨树林校长做了《吉林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工作报告》。经大会审议通过,现全文转发如下:
  各位执委、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职工大会。总结上年工作,部署新学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06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年来,我校在省高校工委、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加快发展作为治校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取得决定性胜利
  去年的总结性评估,是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试点项目”开展以来总体工作的全面检查,是我校去年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在迎评过程中,我校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厅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亲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深入了解了我校事业总体发展状况,检查了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建设及迎接总结性评估准备工作的情况,并为我校事业发展“把脉”,提出我校发展中所面临挑战的应对方略,具体指导了我校事业的发展。使我们在“大战”前夕进一步坚定了胜利通过总结性评估的信心和决心。
  我校为了加强对迎评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成立了7个专项工作小组。为了强化教学资源建设,我们采取了超常的措施,充实教学资源的数量,对质量进行严格审查。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化是试点项目的核心,在总结试点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全面提升,形成了“四学”教学模式和“三化”教学管理模式。
  评估期间,事前制定的各项预案被有条不紊地逐一落实,材料整齐充分,工作井然有序,环境卫生清洁,服务周到得体,全面展示出了我校的综合实力和全新风貌。
  评估过程中,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试点工作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体同志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也都给予了高度赞扬,使我校顺利通过了总结性评估。电大人用忠诚、汗水和智慧写就了辉煌,可以让前人欣慰,今人无憾,后人景仰。
  (二)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和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校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省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本着“转换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的原则,在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利用暑假,我校进行了机构改革和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与竞争上岗过程中,我校成立了教学处、远程教育学院和高职学院,并选拔了一批有能力、有热情、有事业心的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此次调整,意义特别重大,突出了远程教育的地位,加强了教学工作,为电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有利于完善有效的互动与监督机制。
  (三)努力谋求发展,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远程开放教育和成人专科教育有所发展。在总结性评估和机构改革的带动下,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管理力度和服务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远程开放教育和成人专科教育的发展。在招生、管理、服务等方面有了新的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省教育厅领导的关怀和长春工业大学的支持下,我校与长春工业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继续招收高职学生。这一举措既使我们的办学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同时保证了我校的经济收益,可以说是一举数得,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锦上添花。
  中等职业教育又有新的尝试。我校顺应国情、省情,按照教育部文件精神,积极进行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但是同志们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迎难而上,为我校发展“订单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项目。我校自承办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精心组织,始终把保证教学质量作为第一准则,坚持善始善终。虽然该项目已接近尾声,但是我校仍在寻求新的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2006年,我校协助建设的“吉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省级资源库”已顺利通过验收,为我省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台,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申报多项科研课题,并且还成功申报了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被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学术质量稳步提升;继续教育项目稳步发展,“岗位资格证书”、“安全生产教育”等项目开展得有声有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一考试的组织工作机制已经顺利启动,势头良好;后勤管理得到加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学校投入165万元完成了集中供热工程,100元购置设备,投资113万元维修改造校舍,使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教职员工福利待遇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财务状况良好,收支基本平衡。全年总收入为2550万元,支出为2489万元。其中人员类支出1144万元,占事业费支出46%,较2005年增加213万元,增长23%。我校按照国家和省里的工资调整政策,在普调与套改的基础上,又调整了绩效工资,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待遇有了明显的增长与改善。
  二、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2007年是深化试点项目改革、巩固总结性评估成果、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行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定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提升质量,增加效益,努力创建和谐校园,为我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方向
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以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电大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尽快确立以“扩大开放,保证质量,强化特色,打造品牌”为根本要求的现代教育理念,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推进我校在本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我省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全局,来认识学校的定位问题。要抓住办学和服务两项重点:一是办学,即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二是服务,即为学生服务,为普通高校和其它机构开展远程教育提供支持服务。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之路。
  继续坚持办学方向。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的办学方针,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各种形式办学。要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机遇,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继续大力支持和服务省委组织部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
  (二)全力谋求发展,不断增强办学实力
  务必抓好各类招生工作。2007年招生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要把招生工作列为头等大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拓展生源市场,拓宽新的办学渠道,积极面向系统、面向行业招生。要不断完善招生激励政策,努力实现各类招生数量均有所增长。2007年,试点项目招生规模要有大幅度的增长。全省远程开放教育招生全年力争突破8000人,远程教育学院全年招生人数要达到2000人左右。高职学院成人专科招生争取达到1500人左右,其中自办规模争取达到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努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是第一要务,要把2007年作为“项目开发建设年”、“发展年”。要坚持“增强实力、项目带动” 的指导思想,调动各种资源,发动全校的力量,面向学历教育领域、非学历培训领域和教育服务领域,下大力气寻找新的发展项目,努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2007年世行贷款设备即将到位,要制定使用和配套建设规划,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要进一步提高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水平。
(三)巩固评估和试点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落实《整改工作方案》。结合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继续坚持两个重点:一是处理好试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问题;二是全省电大系统建设问题。要坚持“政策扶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系统建设,增强系统凝聚力,提升整体办学实力。上半年,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组成工作组,进行专题调研,制定改进措施。春季开学后尽快筹备召开全省电大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整个系统各项事业的发展。
  加强教学工作。2007年,教学工作的重点是狠抓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落实。要采取“送教上门”等形式,切实做好教学指导与服务工作。要深入总结网上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并落实教学过程组织实施规范,网上教学工作在短时间内要有明显的改进。年内,对所有试点单位进行以网上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检查,争取年底前从根本上改变网上教学薄弱的局面。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仍是今年队伍建设的重点。要落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要逐步建立健全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监督激励机制。以全省电大中心教研组为依托、积极开展各个学科的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制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与管理办法》,开展“评选精品课程”活动。
  规范教学管理秩序。加强教学管理基本建设,编制《教学教务管理文件汇编》,研究制定《联合办学暂行管理办法》。进一步清理教学点和考点,规范办学,加强管理。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抓好对教学全过程的组织与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和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
  推进考试改革和学习评价工作。抓改革促进管理、抓考试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课程考核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开卷考试改革;推行命题改革;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监控方式改革。
  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整合现有的网上教学资源,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提升质量。
  做好科研的结题与立项工作。加强试点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努力争取新的科研立项,使我校的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务必全力做好高职、中职教育工作
  把高职教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高职教育对学校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是树立形象、提升层次、锻炼队伍、打造品牌的重要平台。高职学院要不断总结经验,切实把质量提高作为重中之重。全校各部门都要关心高职学院的建设,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齐心协力,促进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认真抓好中专的“订单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独特的作用,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拉动系统建设、增强办学实力的新举措。2007年,要力争使全省电大中专“订单教育”招生有所发展,省校本部要起到示范作用。
  (五)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
  把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真正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主业之一来对待,按照“思路要宽,规模要大,效益要好”的要求,谋划好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在学校要形成人人关心继续教育,人人参与继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打造自己的品牌项目,逐步形成规模效益。继续巩固壮大消防教育、保险和证券考试项目;稳定发展安全生产培训项目、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项目;积极开展工考培训项目、低保资格培训项目。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逐步形成规模效益。
  进一步落实项目负责人制度。要狠抓立项工作,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使人人都争当项目负责人。年内,争取再开发2至3个新项目。
  (六)不断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适时启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上级统一要求,以聘任制改革和岗位设置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全员聘任制和校内津贴分配办法。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以经济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春季开学后,尽快落实经济管理目标,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强化考核和管理。年底前将试行绩效工资奖励制度,将原来的普遍调整,逐步转为向奖励为学校做出突出贡献者的方向倾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改革方案,争取年终实施。
  做好行政后勤工作。学校行政后勤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2007年全年预算仍然保持在2500万元左右,其中人员经费开支1227万元,事业费支出1300万元左右。要做好预算管理,严格按照经费包干的有关要求执行,做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工作。
  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积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同志,注意发挥老同志的积极性,努力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搞好校园安全工作。对于防疫、防毒、防火、防盗等工作务必抓好落实,确保学校的财产和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
  同志们,2007年是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相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一定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努力拼搏,满怀信心去创造吉林电大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