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文件
吉电大校发〔2009〕41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2009年教学检查情况通报
各市、州电大分校,远程教育学院,县电大分校、工作站:
为全面落实《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过程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我省电大的内涵建设,深化开放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切实落实开放教育教学环节、推进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保证教学质量,根据中央电大2009年开放教育教学检查工作部署,省电大于4月25日——5月30日组织开展了对全省各开放教育教学点的教学检查。现将有关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教学检查由省电大教学处会同教务处和远程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检查采取开放教育教学点自查、省电大远程检查、问卷调查和实地抽查四种方式进行。实地检查采用听取各教学点的情况汇报、查阅自检报告及相关档案材料、听课、召开座谈会(教师、管理、学生)以及个别访谈,抽查学生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等方法进行。
本次教学检查的重点是:(1)近两年来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制度建设与完善、组织与实施、管理与落实等;(2)工科、英语、师范和财经类课程面授、网上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落实情况及效果,财经、文法、英语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个别化辅导、案例教学等),课程免修免考的管理档案,各专业的师资配备情况以及广告、物流专业的教学支持服务等;统设必修课程课前到书率,教学点及学生对网络课程和CAI课件的使用和需求。
各开放教育教学点都认真组织了自检工作,并按时提交了自检报告。省电大的实地抽查自5月21日启动,于5月30日结束。
教学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吉林市分校、四平市分校、白山市分校、松原市分校、辽源市分校、桦甸市分校、敦化市分校、蛟河市分校、梅河口市工作站、磐石市工作站。
二、主要进展
我省电大各开放教育教学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为规范的开放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其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之中。
本次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形成性考核、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重在抓落实。
1.形成性考核
(1)形成性考核管理制度。大多数市(州)、县级电大成立了形成性考核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出台了《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和《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工作流程》等制度,使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形成性考核工作流程,强化时间观念,作到早通知、早部署、定期检查。
(2)形成性考核作业册管理。大部分教学点做的都很到位,吉林市、松原、通化、辽源、白山、敦化、桦甸、梅河口等分校、工作站尤为突出,能够真正的做到档案式管理,有专门的作业室及卷柜,按照专业、层次分门别类存放,便于查找。
(3)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严肃形成性考核工作纪律,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成绩真实有出处,不给人情分。工作有奖惩,对形成性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4)形成性考核作业册上交。大部分教学点都能够做到按课程进度合理分配作业册上交次数,任课教师及时批改并重新下发到学生手中,组织任课教师辅导点评,引导学生认真去做,规定在期末前完成所有批次的形成性考核工作。
2.教学过程
(1)全省教学秩序
就省电大检查组抽检情况来看,11个受检单位的教学过程组织较为有序,教师备课笔记、学习小组活动计划和具体记录、网上教学信息更新率、教师网上工作时数、学生网上学习时数、导学员工作记录、作业完成和批改等相关文字信息齐全。各级电大继续推行省校提出的“四种课型”,能够按照“四学”模式组织试点教学过程。
(2)网上教学活动情况
网上教学活动有了新的突破,增幅较为明显。自2006年省电大出台《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网上教学工作规范》以来,教师和学生对网上互动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认可。各个开放教育教学点普遍采取了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制定了关于开展网上教学活动的硬性指标规定。经远程检查,各分校和县级教学点教学平台访问量、发帖量、回帖量、点击量等均有较大幅度增长。5月份的省电大教学平台访问量,已经突破17万人次,创造新的历史记录。其中,来自通化分校、松原分校、梅河口工作站的访问量大幅增加。
(3)实践环节教学
我省电大除了在论文答辩主持教师持证上岗基础上,又实施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持证上岗的做法,极大地加强了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指导力量,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各分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也有所提高,特别是吉林市分校、松原分校、桦甸分校、敦化分校、梅河口工作站等均能够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组织日常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4)教师队伍建设
08年9月-09年5月,省电大组织全省专业教师和网络技术培训共3次,接受培训的基层教学点专业教师及网络技术人员有80余人次。各分校和教学点也开始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提高问题,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和规章。例如,梅河口电大把教师参加省电大网上互动教学活动纳入日常工作、参加省电大网上培训也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又如吉林市分校将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纳入到教师工作量中加以考核,形成了对教师业务提高方面的良好的制度性约束和激励机制;又如敦化电大,近年来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已超过了10万元/年。
(5)学习小组
各开放教育教学点都有各自的学习小组及组长,按照省电大要求,组长按时组织该小组学习活动。在这一方面,我省电大也有明显的进步,绝大多数学生积极配合,能够按时参加小组学习活动。小组活动,包括完成作业、交流学习心得、咨询上课内容等。特别是本学期开学以来,小组学习形式效果不错,学生反响很好,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
3.资源建设与到位
资源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各开放教育教学点均重视资源建设,一是有些教学点能够积极主动的联系兄弟院校共建教学资源;二是省电大鼓励各级电大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网上教学资源。
各教学点开课前资源到位率,在校生基本保证在90%以上,新生保持在80%左右。学生对网上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内容的实用性和是否便利下载上,并非集中在资源的技术类型上。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省电大的开放教育教学已开始趋于规范,整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规范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差距。在本次教学检查中,结合各单位的自检报告和检查小组的实地抽查,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1.观念转变较为缓慢
从整体上看,可以说,目前接受检查的各个开放教育教学点对开放教育的认识仍处在不同的层次。因此也就发生了对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以及与此相关的各教学点教学环节落实极不平衡的格局。一方面,一些教学点、特别是新增的县级教学点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与传统教育还很难分离,尚未提升到能力培养的层面上;另一方面,个别老教学点因生源减少而正在逐渐退回到评估之前的老路上去。
2.制度落实问题
尽管各开放教育教学点都制定了一些与教学过程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近两年来各项制度都有进一步完善,但是却难以落实,甚至有些制度成了一纸空文。因此,诸如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缺失等现象,也就时有发生。
3.资源建设进展问题
资源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资源更新仍然缓慢,网上资源的类型、内容、手段仍然难以满足学生的网上学习需求。
4.队伍问题
总结性评估以后,各开放教育教学点的队伍问题已普遍引起重视,但迄今变化仍然不大。特别是教师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不高或不均匀问题,在短期内仍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由此也就形成包括网上教学活动等方面的专职教师瓶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队伍瓶颈。
四、几点措施
鉴于上述情况,我省电大的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现实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促发展”和“办出我省远程教育特色”的指导思想,坚持“抓常规、抓基础、抓长效”,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形成对整个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和对全部教学环节的全面监控,切实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努力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整个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做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坚决摈弃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观念,树立培养实用技能的新的教育理念,从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建设我们的教学系统,使之能够适应我省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要树立以内涵发展、促规模扩大的思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发展”,坚决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努力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赢得规模扩大。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重在抓落实,把整个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组织、指导、管理、督导和监控纳入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为切实落实各个教学环节、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下大力气加强资源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吉林电大网上教学规范》,按照中央电大的有关要求,组织全省电大专职教师队伍开展资源建设,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变我省电大教学平台资源匮乏的被动局面。充分利用新增的双向视频设备,积极探索网上交互教学的新路子,丰富和加强网上教学工作。
第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使三支队伍能够全面适应新理念指导下的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全省电大队伍建设的重点要放在现有专职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包括专业业务素质提高在内的在岗培训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各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加强系统建设,强化系统意识,树立“系统一盘棋”思想,加强省电大对各级分校、工作站的指导、管理和支持服务,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支持服务;加强地市州分校对所属县级分校、工作站的指导、管理和支持服务,切实形成系统凝聚力。
二〇〇九年六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