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述职报告的要领
王 乃 成
2007年12月10日
述职报告,是领导干部对自己在一定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所进行的严肃认真的叙述和自我评价。述职报告写的如何,是否再现客观实际,既是组织对述职者进行实地考察的一种重要依据,又是对述职者的一种特殊的有一定难度的论文考试。通过述职报告,能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领导干部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务实作风、领导水平、品行和个性、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和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同时,通过述职,述职者对自己一定时期的工作进行回顾、解剖和思考,可以起到自己考核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作用。根据本人多年述职的体会,就如何写好述职报告谈点看法。
述职报告是近年来频率越来越高的一种应用文书。对它的规范述说不一,根据学习和理解有下面的概括。
一、述职报告是报告类的一个新文种
述职报告无疑是属于报告类文书,但它出现的较晚,算是应用写作的一个文种。述职原本是机关部门对自己派出的机构负责人招回汇报工作的一种制度。如外交部招回大使汇报工作。述职报告是被招回人用以陈述工作问题的口头汇报提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的深化改革,人事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承包制、责任制应运而生,以往的考核办法已经不适应,于是对受聘者或承包者工作实绩考核方面也都广泛地采用了按期述职的办法,述职报告因而成了一个新的应用文种。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扩大开发式人才竞聘、考核、录用制度,述职报告的使用范围就更加广泛,其内容从专职专题汇报扩展到了各行各业的领导及有关岗位责任人向所属部门领导及干部群众汇报任职期间的政绩或业绩。
结合以上情况看,述职报告这一文种的概念似应定义为: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常用的公务文书之一,它是各级干部及其岗位责任人在人事考核活动中,向本系统本部门领导和干部群众陈述任职情况汇报工作实绩时,根据职务或职责考核标准进行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估的书面汇报材料。
二、述职报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从创作主体看,它不是党政公文里的报告所规定的下级单位,而是机关单位中任职的个人。
2、从报告内容上看,它不是党政机关公文里报告所要求的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而是创作者就自己在任期内某一阶段履行职务情况进行汇报。报告内容不超出或脱离个人职责范围,衡量履行职责情况的标准是岗位目标责任书所载明的各项指标。
3、从性质和作用看,它不是上级机关用以了解下级机关工作进展情况的文书,而主要是用来考察任职者个人是否称职的文书。述职后,不但上级领导或聘任机构要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进行审查,而且要交由群众民主评议。所以,述职是当今人事管理的重要手段,述职报告是考察报告者德、能、勤、绩、廉情况的重要材料,一般要归入个人档案。
三、述职报告与相近文种的比较:
述职报告与公文报告、工作总结文种相似,有共同的地方,但又各有特点。
述职报告和公文报告比较,二者统属于事后向领导和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工作情况的文种,但区别至为明显。
1、述职报告与公文报告的比较。公文报告是以机关单位名义制发,用以向直接的上级机关或重要会议汇报工作,内容主要是工作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主要从工作全局出发,从宏观上反映重大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上级机关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政策或者作出相应的决策提供依据。而述职报告所述的是自己在一定岗位上履行职务职责的情况,重要是自己这个“班长”或者“副班长”当的怎样。公文报告按内容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述职报告比较单一。
2.述职报告与工作总结比较。二者都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但目的不同,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然不同。
工作总结虽不是法定公文,但却是重要的辅助性公务文书。工作总结的特点在于客观性和理论性。工作总结对过去的工作实事求是的反映,对利弊进行分析、评价,而且还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述职报告也要实事求是,这一点是一致的,但是它的目的是向领导和群众汇报、评估自己的实绩等情况,不是为了交流经验,因此,不需要去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有关经验和教训、心得,与述职一事两不相干。
工作总结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述职报告中的总结是为了如实地向领导汇报和展示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坦诚地将自己交给领导和群众去“品头论足”。同时,述职报告中也必然会有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但这种评价的自我评估性非常突出,其评估结论是否恰当也是领导所要审查和大家所要评议的内容之一。述职报告供审查评议之用这一点却是一般工作总结所不具有的。
3、述职不是论职。述职报告是用于述职的文书,换句话说,从文种形成的根据看它是述职制度的产物。因此,这一文种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而不是议论,也不宜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述职报告最重要的是把所做的实绩述说清楚,至于优劣短长、是非功过任由他人评说。
但是,实践中有不少述职报告不是在述职而是在论职,有的述职者在述职报告中用相当的篇幅来说自己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一般讲不属于述职报告的内容范围。还有的述职报告与思想汇报材料差不多,述职者每谈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都把工作情况当作论述思想认识有所提高的论据,往往套用“通过这阶段的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的过度语领起下文,使行文形成夹叙夹议的形式,这就明显地偏离了述职报告的主题。
四、职报告的写作内容
(一)述职报告要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标题。述职报告的标题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单独使用文种作标题,如《述职报告》。二是由任职的时间、职务和文种构成的标题,如《我在XXXX年任某职务期间的述职报告》。三是正副式标题,通常正标题概述文章的基本内容,副标题写明职务和姓名,如《对XXXX年工作情况的回顾——某职某人》。
2、称谓。述职报告一般要当众宣读,所以要写明称谓。称谓要根据听众对象来写。听众是领导和教职工,就要写明“各位领导、同志们”等。
3、正文。述职报告时态为“过去时”。一般要回答五个问题。一是“我”有什么职责,包括职务、具体分工,年度工作目标等,旨在回答“我”应该干什么问题;二是回答“我”是怎么做的。从德、能、勤、绩、廉几方面出发陈述履职行为,也就是做了那些工作,解决了什么问题;三是回答“我”做的怎么样,即说明履职效果,包括政绩和问题;四是回答“我”是否称职,即对履职情况称职与否所做的自我评价;五是讲一讲今后怎么做,既点明今后履职的努力方向。其中,第一项是述职的基础和前提;第二项、第三项是主体,是重点;第四项是结论;第五项是收束。
(二)、要突出四个字:“我”、“职”、“权”、“实”
“我”,就是述职报告中要以“我”为中心,把“我”摆在前面,“我”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我”在工作中有哪些创见、创新和收获;“我”献出了哪些锦囊妙计,并取得了哪些成果;“我”总结出了哪些经验;“我”在理论学习上有哪些提高,运用了哪些理论观点并指导了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我”做的和抓的哪些工作受到上级表彰等。另外,“我”还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成绩要据实写全,但对问题也不可避重就轻,而要讲深讲透,并从主观上找原因、担责任。
“职”就是谈自己在其位谋其政的情况,是不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终于职守,尤其是在本部门的工作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和多大的作用等。
“权”,就是看“我”用没用好教职工赋予的权力,用得是否符合规定,是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的指示十分坚决,在自己的职权内对待下属是否一碗水端平,在表率作用上是否有慎独不严、放松自我的现象等。
“实”,就是写述职报告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一方面要如实的反映情况,尊重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对事物的分析要全面、客观,不可只强调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三)注意区分集体领导中的个体实绩
在一个部门,干一项工作,通常是由几个人共同完成的。在写自己工作成绩时,应该写自己在这项工作中担任的具体工作、所起的作用、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领导干部的工作成绩一般也属于群体中的个体成绩。因为按照职责分工,领导干部主要担负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工作,具体任务的实现,是本部门同志完成的。事实上一项成绩的取得,包含着一般同志和领导的共同劳动和共同智慧。一般同志主要表现在对具体工作的实施上,领导干部的劳动,主要表现在组织、指挥和调控上。所以,在撰写工作成绩时,要分清哪些属于别人的工作成绩,不能写;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工作成绩,应该写。其中,那些属于自己独创的并具有实际效果的,应该重点写好。具体写时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自己对这项工作重视的程度;二是工作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是做了那些工作。
在同一单位的正副职述职报告如何写好,特别是副职的述职报告不好写,怕说多了讲了正职的工作。作为副职要明确自己的分工,讲清楚协助正职做了什么工作,自己单独完成了什么工作。述职报告成稿以后,要与正职交换意见,协调修改自己所讲的内容。
二00七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