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校、县站及校内各部门:
2022 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选题要求
(一)项目定位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是为我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创造条件,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为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奠定基础,为高校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高校文化传承营造氛围,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而设立的。
(二)项目选题方向
申报项目题目可自选,选题主要方向如下:
1. 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理论研究;
2. 围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乡村振兴等开展服务国家需求的创新研究;
3. 围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 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4. 结合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重点工作等相关内容开展对策研究;
5. 围绕高校服务地方战略,紧扣我省“一主、六双”的区域
协调发展格局开展面向吉林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6. 以关键性科学问题为牵引,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先进材料、高端芯片与软件、生命科技等相关领域等方面开展具有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技术的科学研究;
7. 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协同创新中心、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等教育厅批复建设的科研平台,开展有利于高校中青年优秀科研人才成长,促进高校人才队伍科研能力提升的创新研究;
8. 围绕面向高校发布的省内企业技术攻关需求,落实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机制,开展能够有效促进校企科技创新对接合 作,推动高校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产业化培育项目研 究;
9. 结合我省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吉林省教育厅年度工作要 点,以我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教育宏观发展战略、教育质量 提升、教育人才培育和引进、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
10. 围绕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面向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专利质量提升、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方式等开展的对策研究。
(三)项目申报类别
申报项目包括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业化培育项目三类。
二、项目申请人员
1.2022 年度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面向吉林省区域内高校在职
教师和研究人员,申请人一般应在 45 周岁以下。省教育厅将重点支持已获得博士学位且具备相应科研团队支撑的中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
申请者作为项目负责人限报 1 项。
作为项目负责人以往各年度已在省教育厅立项且尚未结题者(含验收未通过),不得申报 2022 年度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按照《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在研“省级科研专项”项目达到 2 项及以上的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2022 年度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级科研专项”是指通过省级财政安排资金(含省级财政统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安排),由省直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类省级科技(社科)计划(专项、基金等),采取公开竞争方式择优立项的科研项目。
三、项目资助强度
根据专家评价意见,将项目分为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三个层次。具体资助强度如下: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资助经费不高于 2.5 万元;
重点项目资助经费不高于 5 万元,重大项目资助经费不高于 10
万元。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 2-3 年。
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资助经费不高于 1 万元;重
点项目资助经费不高于3 万元,重大项目资助经费不高于5 万元。
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 1-2 年。
产业化培育项目:产业化培育项目资助额度参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执行。研究周期一般为 2-3 年。
就业、党建、思政等专项项目:项目资助经费 1 万元左右。
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 2-3 年。
四、申报程序
项目申请人注册并登陆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124.235.216.242:18080/eduxm)填报项目申报信息,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生成项目申请书电子版。
系统申报截止日期为 8 月 6 日晚 20 点。
2.联系方式:
发送邮箱:653199511@qq.com
截止时间:2021年8月7日
联 系 人:王志民 孙赫
五、其他要求
项目级别与经费匹配: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在管理级别上按省级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课题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吉林省高校科研课题项目省级资金管理办法》(吉财教〔2018〕615 号)和《关于完善吉林省高校科研课题项目省级资金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吉财教〔2020〕589 号)要求进行管理,各分校与县站应按比例配套经费,以确保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申报书中要体现学校对所申报各类项目的匹配经费底数或其它经费来源金额。
严格项目申报管理:严禁同一申请人的同一项目重复申 报,或改头换面多头申报。如发现有此类问题,将撤销立项、收回资金,并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加强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研究周期不得低于规定年限。项目研究应完全按照合同规定如期进行,不允许私自对研究内容等进行调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须填写提交《科研项目事项变更审批表》一式 3 份,省教育厅将按照《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从严把关。各分校与县站应加强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后的中期检查、结项验收、成果评奖等环节进行跟踪指导,特别要加强知识产权和成果管理及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通报信息。